當前位置:首頁/行業新聞/新聞詳情

關公遇上巴洛克 香港藝術館的意大利美術館珍藏畫展

發布時間:2022-07-29

3893038314cd1cd2db7d4081421d822.jpg

香港藝壇近來焦點,俱落在新開幕的西九故宮身上。其實鄰區尖沙咀,也正舉辦相當值得參觀細賞的大型展覽。


香港藝術館呈獻「走進巴洛克 - 卡波迪蒙特博物館珍藏展」,讓大眾感受17世紀巴洛克藝術的懾人魅力。波迪蒙特博物館位於拿玻裏,乃意國頂尖博物館,每年入場人次逾百萬之多。是次帶來的40幅館藏畫作,悉數是首度在港展出。


與此同時,主辦單位也邀請了本地藝術家參與其中,把香港文化元素融入巴洛克藝術,令太陽神阿波羅搖身變成武聖關帝。

db32213088a7586097c0e3d2f7b312c.jpg

f12b8bf9f3c731f2ae98a8d0880d199.jpg

Bernardo Cavallino(1616-约1656)《聖女則濟利亞出神的境界》183 x 129 cm

550f0953badf5b873016a17c5761570.jpg

Luca Giordano(1634-1705)《柏修斯和美杜莎》300 x 220 cm

0a95f3e8129d206dd6033b4f3273a6f.jpg


巴洛克藝術源自意大利,是文藝復興後西方藝術史另一重要時期,以戲劇般的光影、誇張的動作、充滿張力的構圖、豐富的人物表情見稱。巴洛克藝術之所以在歐洲大行其道逾一整個世紀,與天主教會有著莫大關系。


時間回到16、17世紀,羅馬教廷腐敗不堪,令歐洲走上了宗教改革道路,促成新教的建立與興起。新教尤其反對偶像崇拜,認為聖經畫像與雕塑其實都是犯了此戒,所以屢屢闖進天主教堂乃至貴族寓所大肆破壞,無數藝術品因而毀於一旦。


有見及此,羅馬教廷決定「以子之矛,攻子之盾」,大灑金錢贊助藝術家創作更多震撼人心的畫像,再興建宏偉華麗的教堂,以之在文盲普遍、公營美術館尚未誕生的時代爭取信眾。 「時勢造英雄」,巴洛克藝術因而崛起。

8ddc745e681e08b1c8df0ae055093c4.jpg

Jusepe de Ribera(1591-1652)《阿波羅與瑪爾敘阿斯》180 x 232 cm

2d351882af566b58e655c01d7127be1.jpg

周俊輝《關公大戰外星人》


是次展覽呈獻卡波迪蒙特博物館珍藏以外,也邀請香港藝術家把本地文化元素融入巴洛克藝術,在中西古今之間擦出新火花。


上圖《阿波羅與瑪爾敘阿斯》出自西班牙畫家Jusepe de Ribera(1591-1652)之手,所繪情節源自希臘羅馬神話。一日,太陽神阿波羅與羊男瑪爾敘阿斯決定在音樂上一較高下。由於前者手彈七弘琴時還能一邊唱歌,而後者吹奏雙管長笛無法同時發出歌聲,所以一眾繆斯女神都判太陽神勝出。


雖然只是音樂上的一場較量,但太陽神施行的懲罰卻異常殘酷 - 他把羊男倒吊樹上,再生剝其皮。一旁同伴目睹此慘況,無不聲淚俱下。


視覺藝術家周俊輝保留了《阿波羅與瑪爾敘阿斯》的構圖布局與畫風,卻把主題換成70年代經典電影《關公大戰外星人》(又稱戰神),玩味十足。


ef9090ca75bfd7a255bb456d0dfde54.jpg

Marcello Venusti(1579年卒)《最後的審判》(臨摹米高安哲羅Michelangelo之作)188 x 145 cm

c5a5a11f0de44e8fbf1dbfa9cf106d4.jpg

提香(Titian,1576年卒)《戴上教宗專用絨帽的教宗保祿三世肖像》126.5 x 103 cm


巴洛克畫作大多以天主教廷或古代神話為主題。是故,除了上述《阿波羅與瑪爾敘阿斯》一類的古希臘羅馬神話以外,本次展出繪畫多見聖經故事,舉如《最後的審判》、《聖女則濟利亞出神的境界》、《聖母與聖嬰》等等。


此外,人物肖像當然也是古典油畫另一大宗。上圖畫作出自大畫家提香之手,以保祿三世為主角。這位教宗為對抗馬丁路德等人發起的宗教改革,召開普名的特倫托大公會議,整頓羅馬教廷。


另一幅描繪聖亞加大的肖像(下圖)亦是精彩。光影營造的神秘氣氛,加上女子神情與胸前血傷,懸念油然而生。


亞加大於231年的西西裏出生,自幼起誓要為信仰守貞,終生不嫁。當地總督垂涎這位少女的美色,在無法逼她就範的情況下,竟然強施酷刑,虐待之余更切下其雙乳。傳說她被囚獄中期間,聖伯多祿曾現身於前。這位烈女殉道後,獲教廷封聖,同時被視為乳癌患者的主保。


7254287aedf2c04142a26d0c575575f.jpg

Francesco Guarin(1611-1654)《聖亞加大》87 x 72 cm

14a002567cb0e33d2201fe454a7829d.jpg

Massimo Stanzione(约1585-1656)《聖母與聖嬰》106 x 81 cm

6e00fd10308ee2a688fd16776a9bf6e.jpg

Artemisia Gentileschi (1593-约1653)《友弟德和使女割下敖羅斐乃的頭顱》272 x 221 cm

logo

香港國際舞蹈藝術協會(Hong Kong International Dance Arts Association)是在香港成立的國際范圍內舞蹈藝術非營利性的社會組織,是全球舞蹈藝術者自願結合組成的藝術團體聯盟,並在全球范圍內吸收及組建卓有成就的專家團隊。作為香港本土舞蹈協會,我們充分結合香港得天獨厚的國際交流優勢,積極傳播中國舞蹈文化,是中國流行舞者與國際流行舞者都認可的最佳交流平台。自協會成立以來,立足傳播中國舞蹈文化,積極吸收國際流行舞蹈元素,加強舞蹈特色文化交流,結合並發展具有中國特色流行舞蹈文化事業。

Email:hkidaa2019@gmail.com

微信公眾號

香港國際舞蹈藝術協會 ©版權所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