薦書|收藏家鄭寶鴻蒐集珍貴資料 見證百年香港娛樂風潮變化
發布時間:2022-06-29
香港地瞬息萬變,著名收藏家鄭寶鴻憑着他對香港歷史的熱愛,編著多本香港早期風貌的書籍,書內收錄多幅珍貴歷史照片,將昔日香江呈現讀者眼前。今次他帶來新書《馬照跑 舞照跳──百年香港的娛樂遣興風潮》,與讀者分享早期香港人的娛樂消遣。
早期香港有哪些娛樂?
早期香港人的娛樂一點也不比現時遜色,「遊船河」、「打書釘」、「睇大戲」等消遣,令娛樂行業百花齊放。隨着某些娛樂項目的興起,相應的娛樂場所亦猶如雨後春筍,遍佈大街小巷,「1860年代開始,香港人熱衷看大戲,直到1920年代,電影開始興起,人們就轉去看電影。」這兩種娛樂深受市民歡迎,不少戲院和電影院因而應運而生。
提到早期香港娛樂,當然少不了跳舞和賽馬。「馬照跑,舞照跳」這句話大家都不陌生,反映了港人對這兩種娛樂的熱愛,「在戰前,賽馬只是西人的消遣,馬匹甚至連中文名也沒有,直到和平後,華人才開始熱衷參與,至今仍歷久不衰。」此外,當年舞廳開到成行成市,80年代達至高峰,可以說,跳舞和賽馬成為了維持港人信心不可或缺的娛樂。
書中亦提到香港的節慶活動,例如七姐誕、盂蘭節等特色節日,港人都有其相對應的慶祝和消遣方式,鄭寶鴻對此做了許多蒐集資料的工夫,向讀者一一闡述。作者自己也有不少親身經歷,他表示小時候試過「跟住師奶衫尾」進場看大戲,「當時還沒有一人一票制度,幾個小孩跟着一個大人進場看戲是司空見慣的,不過孩子普遍對大戲興趣不大,幸好場內有人兜售零食,令漫長的看戲時間得以打發,是很有趣的體會。」
百年香港娛樂風潮變化
《馬照跑 舞照跳──百年香港的娛樂遣興風潮》內有大量歷史資料及珍貴圖片,鄭寶鴻稱搜集資料的過程未有太大困難,內容大多是根據長輩口耳相傳、個人經歷,並參考百年來由不同人拍攝下來的報章雜誌照片,當中摘錄不少有趣的新聞和典故,讓他接觸到一些無法親身體驗的事,「例如避風塘附近有條上海街,當時沿岸兩邊泊滿娼妓的艇仔,這都是我無可能體會到的事。」
當問及昔日娛樂與現今娛樂的差別,鄭寶鴻稱:「今昔人們對於娛樂的狂熱都是不遑多讓的,以前的人迷粵劇紅伶、電影明星,現在的人迷歌星,其實都一樣。」熱潮一直存在,只是轉了個形式。本書正正可讓年輕讀者認識昔日香港,同時勾起老一輩讀者的回憶。鄭寶鴻指,若能讓讀者「發思古之幽情」,便是他編寫本書的最大心願。
《馬照跑 舞照跳──百年香港的娛樂遣興風潮》
作者:鄭寶鴻
出版社:中和出版
7月香港書展期間出版,敬請留意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