當前位置:首頁/行業新聞/新聞詳情

活現童話|我呢一代口琴人

發布時間:2022-04-14

    

2040835842835d2d2125f34b4e89c24.png


    英國頂尖當代舞團巴羅蘭德芭蕾舞團(Barrowland Ballet)藝術總監Natalie Gilmore 的大型跨代舞蹈劇場系列,首次在亞洲重新排練和演出。是次香港版本將會聯同本地舞蹈家何靜茹擔任聯合編舞,並由多位出色的專業舞者帶領約60位來自不同年齡、族裔及背景的「香港舞蹈素人」於大館的露天檢閱廣場演出。


正所謂「不聽老人言,吃虧在眼前!」外面的世界暗藏威脅,但我們甘心一直在前人劃好的小路上來回行走嗎?另覓新徑就必然行差踏錯,還是寧可墨守成規也要循規蹈矩?




ae9d6205a92e9e8d561caed5c369099.jpg




《活現童話》借守望相助的狼群為出發點,與一眾香港的跨代舞蹈素人透過舞蹈,探究每一代人留給下一代的善意教訓,還有那些充滿限製且不再實際的提點。


這個露天舞蹈劇場演出,由約60位7至到65+歲的跨代「素人」及舞者一起把日常生活動作和遊戲發展成舞步,展現人與人之間的信任和隨之而來的樂趣,還有鼓起勇氣反思和改變既有做法的龐大力量。歡迎你一家大小到場欣賞及即興參與。



bf8f67ea95d85461e890b127a566d16.png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


图片
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 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

bd5d80ba74829482c03077d298a2012.png



      香港土生土長的世界囗琴冠軍CY Leo何卓彥,與不同年代的口琴表演者演奏口琴音韻。


從民謠、古典音樂、藍調、爵士經典,到香港人熟悉的黃霑作品,還有原創口琴音樂;娓娓道來本地口琴音樂家如何勇於嘗試多元風格,發揮口琴的無盡可能。配合珍貴照片和錄像,與你細訴口琴的過去、現在與未來。


口琴藝術在1930年代傳入香港的時候,只是件廉價樂器。但正因如此,卻讓當年許多窮學生有機會接觸音樂,更培養出多位世界級演奏家。直至現在,香港已經成為世界上口琴藝術發展最發達的城市之一。許多人學習口琴後,開始接觸表演和欣賞古典及現代音樂,或晉身專業或業余音樂界,或承先啟後開班授徒;甚至像CY Leo般不斷開拓口琴音樂的新可能,創作在海外備受贊賞之余,又不忘推廣口琴文化。



dee37dcad7bc8c36afe7002e8cf0506.jpg



口琴手一呼一吸吹奏的音符與和弦,原來與香港歷史步步相隨。是次音樂會難得齊集了口琴名師李尚澄先生等前輩、獨當一面的中堅份子和後起之秀,讓香港不同口琴團體聚首一堂:香港口琴協會、香港中華基督教青年會口琴樂團、 紅磚口琴樂團、英皇書院口琴隊等將會傾力演出。透過《我呢一代口琴人》傾聽跨年代口琴作品,一探小小口琴如何開創獨特的香港音樂文化,到今天立足國際舞臺的過程。

  




logo

香港國際舞蹈藝術協會(Hong Kong International Dance Arts Association)是在香港成立的國際范圍內舞蹈藝術非營利性的社會組織,是全球舞蹈藝術者自願結合組成的藝術團體聯盟,並在全球范圍內吸收及組建卓有成就的專家團隊。作為香港本土舞蹈協會,我們充分結合香港得天獨厚的國際交流優勢,積極傳播中國舞蹈文化,是中國流行舞者與國際流行舞者都認可的最佳交流平台。自協會成立以來,立足傳播中國舞蹈文化,積極吸收國際流行舞蹈元素,加強舞蹈特色文化交流,結合並發展具有中國特色流行舞蹈文化事業。

Email:hkidaa2019@gmail.com

微信公眾號

香港國際舞蹈藝術協會 ©版權所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