當前位置:首頁/行業新聞/新聞詳情

導讀錢秀蓮|劉兆銘:她在「變」中尋找到自身的定位

發布時間:2021-12-26

  人人說創意是無中生有,到底是哪些人誤會了「創意」?「創意」需要哪些元素才可確立它的意義?我們邀請了本地知名舞蹈藝術家錢秀蓮,與我們談談香港創意與紀錄,涉及幾代人與香港藝術文化發展。先從她為舞蹈藝術奮鬥的個人簡史《舞中生有》說起。今天先談談香港舞蹈藝術發展尚在草創時期的狀態。

企业微信截图_20211229145842.png

  錢秀蓮在疫情期間,透過zoom與我們分享記錄平生的緣起:「引起我動機出書是1983年,當年在紐約Martha Graham (全名The Martha Graham School of Contemporary Dance)學現代舞,空餘時間就會到Lincoln Center(林肯中心),那裡有一層是全層介紹當代美國大師如Martha Graham、Jose Limon等。」表演藝術緣起與演出紀錄,需要空間存放檔案;檔案有影像的,也有文本的,更有相關書籍。


  錢秀蓮留學美國期間,看到外國竟有這種規模的存檔形式:「這裡全層都在介紹現代舞,是個可供人找尋源流與創作的資料庫。如果將來我的舞蹈有了成就,我又可不可以留下一些印記給後人參考一下、觀摩一下?這是第一次給了我啟發,看到資料保留的重要。」


  創意,需要前人記錄供後人參考。錢秀蓮《舞中生有》沿襲港式傳統「食字」(雙關語)創意,近乎自傳的文體與紀錄,頁頁創見無所不包無所不談無所不能的文字演出,更顯「創意」這回事根本沒有可能「無中生有」。偏偏,錢秀蓮自言自小就有個志向:無中生有──藉繪畫來發揮自己獨有的意念。


  她曾是個不錯的小學教師,如無變故,據說有晉升主任之機緣;她曾作過兒童用品商店的經理,如無變遷,可繼續享有較高的薪水;她也作過影視演員,成為大家熟悉的『阿財的女朋友』(電視劇中的角色);她還學過繪畫,甚至還參加過畫展……最終她在『變』中尋找到自身的定位。——劉兆銘


  錢秀蓮自言師隨徐榕生學習繪畫,自從看過《羅密歐與茱麗葉》一場樓台雙人舞的片段,就被芭蕾舞空中飛舞的意境吸引著。若不是看過這場戲之後,經過大會堂看到劉兆銘開芭蕾舞班,她或者不會學習芭蕾舞。


  繪畫,當然不是無中生有;它有明確的模擬對象,藉著要描繪的對象來表達想法。其時社會動盪不安,香港受中國大陸發生著的文化大革命影響,發生著各種各樣史無前例的事件,包括多宗街頭炸彈事件。暴動平息後,港英政府推行懷柔政策,當時正值成長階段的青少年,可謂因禍得福。


  自小我對自己的未來只是希望選一樣「無」中生「有」的事物。曾喜愛色彩藝術,以為「繪畫」將是我的方向,後來卻選了會動的畫──「舞蹈」,故由「無」到「有」,便是我「『舞』中生有」的源,以創作舞蹈表達我內心的說話。——錢秀蓮《舞中生有》


  到處選擇不同的活動,當中堅道的明愛中心更成為了我時常出沒的地點。——錢秀蓮《舞中生有》


  在這個青年中心裏,有個訓練中國舞的社團叫「樂步社」,每星期都有聚會,成為錢秀蓮成長的「基地」。其後,她獲選為這個社團的主席,策劃15台晚會,後來更與團員合作構思舞劇,展開她演藝與編舞的生涯。

企业微信截图_20211229145951.png



logo

香港國際舞蹈藝術協會(Hong Kong International Dance Arts Association)是在香港成立的國際范圍內舞蹈藝術非營利性的社會組織,是全球舞蹈藝術者自願結合組成的藝術團體聯盟,並在全球范圍內吸收及組建卓有成就的專家團隊。作為香港本土舞蹈協會,我們充分結合香港得天獨厚的國際交流優勢,積極傳播中國舞蹈文化,是中國流行舞者與國際流行舞者都認可的最佳交流平台。自協會成立以來,立足傳播中國舞蹈文化,積極吸收國際流行舞蹈元素,加強舞蹈特色文化交流,結合並發展具有中國特色流行舞蹈文化事業。

Email:hkidaa2019@gmail.com

微信公眾號

香港國際舞蹈藝術協會 ©版權所有